水浒里的吴用能与三国里的诸葛亮相提并论吗?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5日 阅读:193 次

水浒里的吴用能与三国里的诸葛亮相提并论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先了解《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小说的风格和定位。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依据宋元时期的话本,历经一千多年的岁月,加上读者、听众的喜好,改编而成。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各路军阀割据势力在镇压

水浒里的吴用能与三国里的诸葛亮相提并论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先了解《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小说的风格和定位。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依据宋元时期的话本,历经一千多年的岁月,加上读者、听众的喜好,改编而成。


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各路军阀割据势力在镇压黄巾大起义结束后,社会重新进行了一次大洗牌,最后只留下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三个集团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经过六十年的鼎足割据,后来归于西晋一统。尽管《三国演义》三分真、七分假,但由于描写生动,引人入胜,书中人物众多,性格鲜明,各具特色,加上战场厮杀真实可信,受到人们的特别喜爱。

《水浒传》同样是四大名著之一。描写的是北宋末年,群雄四起,战火遍地,有的打家劫舍,有的劫富济贫。其中,以梁山晁盖、宋江为首的一伙好汉,出于各种各样的情况,被逼上水泊梁山,形成一个军事割据集团。

这两部小说各具特色,都有亮点。但我仍然还是喜欢《三国演义》。为什么呢?尽管两部小说都有战争场面,都免不了杀人、血腥场景,然而,总体来说,《三国演义》大量使用了智慧和谋略,人物也似乎比《水浒传》更加鲜明生动,耐人寻味,各种场景也更引人入胜。比如诸葛亮和周瑜斗智,诸葛亮和司马懿斗法,吕布的勇猛,曹操的奸诈,张飞的可爱,关羽的忠义,刘备的仁义,孙权的英武,周瑜的意气风发------都给人留下一种鲜活、有素养的形象。

而《水浒传》中描述的大多数情节,一是描述了许多好汉走投无路,走上梁山的过程。另外还有不少梁山好汉们的不择手段,甚至使用了很多我们传统文化里让人不齿的做法。梁山好汉,说是好汉,但并不都是好汉,显然名不副实。比如,李逵是好汉吗?张青、孙二娘每天做人肉包子,是好汉吗?大财主卢俊义是好汉吗?矮脚虎王英是好汉吗?显然不是。这些所谓的“好汉”,劫富济贫的有之,路见不平的有之,滥杀无辜的有之,欺男霸女的有之,恃强凌弱的有之,哄骗兄弟的有之,虚情假意的有之。

介绍完两部小说的各自亮点,现在来回答题主的问题:水浒里的吴用能与三国里的诸葛亮相提并论吗?

我的回答是:吴用和诸葛亮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如果说诸葛亮是君子,那么吴用最多算是个伪君子,甚至是小人。

首先,论出身、才学。

诸葛亮,出身名门望族,父辈都是官宦;结交的也都是当代高人隐士,比如水镜先生司马德操、徐庶、崔州平、庞统等人,都是当时的大才子。诸葛亮经天纬地,言行举止,处处洋溢着智慧的光芒。

吴用,落第秀才,在财主家任门馆,也就是一个乡村教师,满腹经纶,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人称\"智多星\"。但是,在我看来,他那些所谓的“计谋”,尽管大多数都得逞了,然而,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他施展的都是一些小聪明、奸诈之术,并不是智慧。而且这些做法,根本上不了大雅之堂。

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不是成分论,而是很多人身上验证过的一种大规律。

其次,论成就。

诸葛亮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占有其中之一。尽管也免不了杀伐,但基本上用是是智慧,让人觉得光明磊落,顺理成章。

而吴用,面对摆在面前的一些难题,首先想到的是一些很“下作”的招数。没有做大事者的气度。比如,当初吴用和晁盖等人刚上梁山,白衣秀士王伦不愿意收留他们,吴用并不是怎么想办法站住脚,让王伦服气,而是利用欺骗的手段,让林冲杀了王伦,占据了水泊梁山。在他们一伙人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至少王伦暂时收留过他们,杀之,显然属于不义。

当然,在《水浒传》里,吴用出的类似主意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

第三,论过程。

诸葛亮遇到刘备的时候,刘备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诸葛亮使用谋略,采取军事进攻、政治安抚的手段,使刘备的地盘越来越大,人马越来越多。直至进占西川,成为一方霸主。

吴用同样也辅佐晁盖、宋江使水泊梁山的人马越来越多,直至让官兵没有办法清剿他们。但水泊梁山毕竟只是一个弹丸之地。

据历史记载,其实并不是北宋王朝灭不了他们,而是两个原因。一是北宋王朝边境经常告急,一时抽不回兵力对付他们。二是想招安他们,让他们这些所谓的起义部队互相残杀。

第四,论手段。

诸葛亮用的是智慧,一出道,就有隆中对这样的大智慧,并促成了孙刘战略联盟,赤壁之战后,以荆州为跳板,帮助刘备占领西川大片土地,成为一方霸主。刘备死后,又受托孤之重,辅佐后主刘禅。

吴用大多数用的是下三滥手段。比如让时迁偷兵器,让燕青利用色相勾引李师师,利用不齿手段骗卢俊义、徐宁等人上山------结果给山寨“抵抗派和投降派”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改变,最后终于断送了水泊梁山的大好前程。



第五,辅佐的人不同,结果也必然不同。

诸葛亮辅佐的是“汉室宗亲”刘备,苗红根正,正根正派。夺取天下,延续汉朝,也是刘备的毕生夙愿。从几千年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根深蒂固的忠君文化和思想,也更加让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接受。

从这一点上说,诸葛亮显然是跟对了人。最后尽管没有重振汉室,但毕竟留下了千古流芳的美名。

吴用辅佐的人宋江,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人。宋江是一个体制内的小吏押司。对于这个小吏,宋江似乎很满足,每天迎来送往的很惬意。要不是那个私通梁山贼人的密信被阎婆惜搜到,逼的宋江杀了阎婆惜,宋江根本不可能上梁山。因此,他上梁山纯属迫不得已,暂时有个安身立命的所在。



也就是说,宋江上梁山并不是和大多数梁山好汉一样,一心一意和朝廷作对。宋江上梁山,就是权宜之计,暂避一时,没有想过长久日子。

吴用再怎么有本事,也是辅佐错了人。辅佐方向本身就已经错了,怎么会有好下场?最重要的是,吴用对宋江这一切并不是不知道,而是非常清楚。由此可见,吴用连该辅助什么人都不明白,这智商怎么能算高明?又怎么和诸葛亮相提并论?

六,结论

因此,我个人认为,吴用作为施耐庵先生在小说中虚构的一个人物,和诸葛亮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上的。当然,前面已经说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描述的侧重点不同。

《三国演义》描述的,是大智慧、大谋略,以及战争的发展和进程;大兵团的排兵布阵,大将们的各种表演。

而《水浒传》描写的主要是每个“好汉”的不同遭遇、个人经历、性格、做人做事风格和最后的悲剧结局。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纯粹的战争小说,那么《水浒传》就是关于“好汉”们的侠义话本,话本影子和气氛都太浓烈,只是比《三侠五义》、《小五义》这种粗糙话本多了一些文学性而已。当然,最重要的是,《水浒传》里的所谓好汉们,其实是鱼龙混杂,也并不都是好汉。很多人称之为恶人,或许更贴切。

综上所述,《水浒传》里足智多谋的军师吴用,和《三国演义》里经天纬地的军师诸葛亮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施耐庵先生写《水浒传》的时候,为什么把一个那么多好汉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水泊梁山军师叫做吴用?是不是也暗示着他看似高明、实则根本“无用”呢?

",
Tag:梁山 水浒传 好汉 吴用 演义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