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能定义孩子的天赋和潜能吗?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07日 阅读:240 次

幼儿园只是早教的一个阶段,而且非常短暂,孩子作为一个独特发展的个体,在这个阶段貌似有很多天赋和潜能的表现,但是究竟是不是天赋呢?这个不容易下结论。作为最了解孩子的父母,还是听听他们的观点吧去搜索一下“孩子天赋潜能”,会有1亿多相关内容。各种标题都在撩动为人父母的心弦,“发现孩子天

幼儿园只是早教的一个阶段,而且非常短暂,孩子作为一个独特发展的个体,在这个阶段貌似有很多天赋和潜能的表现,但是究竟是不是天赋呢?这个不容易下结论。

作为最了解孩子的父母,还是听听他们的观点吧



去搜索一下“孩子天赋潜能”,会有1亿多相关内容。各种标题都在撩动为人父母的心弦,“发现孩子天赋潜能,让孩子少走90%的弯路”、“你家孩子有什么天赋潜能?从这6个细节识别”、“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自查表快来试一下”······

尤其是咱们的某日报发布的《孩子潜能自查表》,让我也沦陷了,收藏后,仔细研究,看着很有道理,将来就用它来开启宝宝的智慧大门了。

这个潜能自查表特意列出了20项关于日常中孩子最常见的行为,通过孩子的具体行为分析,父母就能简要得出一份关于孩子语言、音乐、数学等天赋的自查结果,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来指导父母如何挖掘孩子的潜能。



但是仅凭这几项就能断定孩子的一生的天赋吗?1983年,哈佛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教授认为,人的智商不可能用几道问答题或者逻辑题来判断,换句话说,单一凭借IQ测试来判断智商的方式是片面不科学的。

但是关于智力和潜能的理解,有很多家长产生分歧:

1、我觉得天赋只是孩子在敏感期得到了正确的教育形成的假象,因为大多数人错失了这个时期的教育或者说没注意到,才归因到天赋的,因为孩子前期的教育往往是不经意和不容易被察觉的,那些潜能自查表毫无逻辑可言。

2、大多数人所说的天赋其实都是可以被解释的、后天可培养的,所谓天赋形成原因和机制都是非常复杂的,人们没有耐心分辨和探究,简单粗暴的归之为天赋。很多人在讨论天赋的时候都喜欢拿数学物理举例,其实没有什么不可解释的神人,更多的是比你刻苦、比你早起跑数年的一般聪明人。

3、我并不否认智商,但是对智商发现和培养的途径持不同观点,我们在孩子身上发现的种种迹象真的是天赋和潜能吗?很多后天成功的孩子,早期的励志故事往往是相反的啊,这又如何解释呢?

4、作为一个父亲,我觉得天赋和潜能这两个词被偷换概念了,亲身育儿十二年,深有体会,那些在起跑线上抢跑的孩子,凭借父母优势,人脉资源,在早期积累起来的学习经验,是我们普通人在后天难以超越的优势,这个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看不到这点,只用天赋和潜能来标榜成绩好的孩子,就是对其他孩子的不公平。

5、个人觉得,天赋存在,天赋重要,但是天赋也有保质期,过了一个门槛,看到不同的风景,遇到不同的人,可能会对自己所谓的天赋,产生巨大的怀疑,本人在北大数学系,备受打击,有好长段时间处于抑郁症模式。

评论区还有很多留言,最让我有感触的是这位:

我一开始也是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和天赋虽然有差异,但是差异不大,真正导致成功与否,看的是启蒙教育。最初的教育塑造了人的思维地图,思维地图的清晰度就是我们所说的天赋。但是,最近我发现天才与凡人的真正差异并不是在于启蒙教育,而是接受的信息量。真正的天才,他们所看到、听到、感知到的世界比我们来的更加丰富,信息量更为巨大。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现象,我们只看到表面,而天才们却看到了背后的逻辑形式。他们大量的去思考自己看到的种种规律,所以比我们更容易塑造更为强大的思维地图。而我们只能够通过他人的教导,才能够明白这些规律,从而塑造思维地图。当然,我们并不能因为自己不是天才所以就气馁。但是,我们更不应该去忽略天才的存在,世界上的确有一些人看的比我们多,比我们深入。所谓天才,眼前的世界就是最好的导师。但是,我们能不能够成为这种天才呢?这种看得更多,看得更深入的能力,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其实所谓“智能”只是换了一种说法,我们可以将其替换成“能力”,就好理解得多。大脑的每一块区域都对应一种能力,但一个人究竟哪种能力更强,哪种弱一些,更善于将哪些能力组合起来解决问题,需要长期的观察才能判断。因此,“潜能开发”完全是个伪命题,需要开发的不是潜能,而是发现它的慧眼。

总结上面的共性如下:人和人之间存在智商差距。别人的高智商和天赋让你绝望。学霸做题快速而准确是因为高智商或天赋。后天的勤奋和努力是无法超越高智商或天赋的。智商是天生的=天赋

",
Tag:天赋 孩子 潜能 的是 智商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