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保障型”队员,是不是不务正业队员,是不是三无队员?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30日 阅读:234 次

能理解为什么题主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这种说法明显是“伤人太众”。像自由人,她是为全队提供保障;二传手,是为攻手的进攻得分提供保障。保障其他人,是这两个位置上球员的本职工作,怎么能说她们是不务正业呢?至于保障型副攻,从来都没有过这个说法,我想也应该不在题主提问的范围之内,也就没必要

能理解为什么题主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这种说法明显是“伤人太众”。像自由人,她是为全队提供保障;二传手,是为攻手的进攻得分提供保障。保障其他人,是这两个位置上球员的本职工作,怎么能说她们是不务正业呢?

至于保障型副攻,从来都没有过这个说法,我想也应该不在题主提问的范围之内,也就没必要探讨了。那么咱们就来聊聊所谓的“保障型”主攻和保障型接应的问题。

中国女排从来都没有过强力接应,一直都是一支在强攻上完全依靠主攻手的球队。为了让主攻手的强攻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球队在选择接应球员时,始终都会非常重视她的保障能力。换句话说,没有出色保障能力的接应,是不可能在中国女排立足的。(现阶段,除非有哪位接应球员的强攻能力超过朱婷,否则就不可能让国家队做出改变)

而对于接应进攻能力的要求,则会根据主攻手强攻能力的强弱而变化。比如说,陈忠和时期,因为主攻手的能力偏弱,所以对主力接应周苏红的进攻能力要求要高一些。而如今郎平的中国女排,因为有朱婷的存在,必然会更重视接应的保障能力,这也是曾春蕾能占据一个国家队位置的原因。由此可见,保障型接应是中国女排的选择和需要,和不务正业扯不上关系。

“保障型”主攻这个称谓不是一个排球的专业词汇,而是中国的媒体人杜撰出来的一种说法。它的含义类似于全面型主攻手,只是更加强调了主攻手保障能力的重要性而已。

前面我曾经说过,中国女排没有强力接应,球队的强攻完全依靠主攻手的个人能力。那么这种状况就决定了中国女排在选择主攻手时,必然会把她们的强攻能力放在首位。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我根本就不相信任何一名主攻手是依靠出色的保障能力进入到国家队的。记得前几年,人们把惠若琪,张常宁,许若亚,龚翔宇四人并称为江苏队的四门大炮。我认为这才是惠若琪,张常宁能成为国家队主力主攻手的原因。但不知何故,如今的一些人却偏偏要强调张常宁的保障能力。

一直有朋友反驳我的这种说法,她们的依据是国外球队中有不少全面型主攻手,比如拉尔森。您说的是事实,但您也不要忘了,国外球队还有强力接应,也就是说即便使用一名全面型主攻手,她们的球队中也保持了两名强力攻手。而中国队呢?如果使用一名“保障型”主攻手,球队就只有一名强力攻手。这就意味着每个轮次中中国队有三轮前排没有强力攻手,这绝对是球队不能接受,也无法承担的事情。

我认为,主攻手的保障能力非常重要。但只有建立在强大的进攻能力的基础之上,这种保障能力才有意义。任何一名主攻手都不会舍本逐末,不务正业地过分追求保障能力。而夸大主攻手保障能力重要性的是粉丝,和球员无关。

",
Tag:主攻手 能力 常宁 一名 球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